口的拼音怎么讀
口的解釋
口〈名〉
(象形。甲骨文字形,象人的口形。本義口腔器官,嘴)
同本義。人類用來發聲和進食的器官
口,人所以言食也。--《說文》
且夫口三五之門也。--《國語·晉語》
口之為言達也。--《春秋·元命苞》
口者心之門戶。--《鬼谷子·捭闔》
勺飲不入口七日。--《左傳·定公四年》
下有蟾蜍,張口承之。--《后漢書·張衡傳》
賣炭得錢何所營?身上衣裳口中食。--白居易《賣炭翁》
又如口腹(指飲食);口分(口福);口滑(指吃東西失去控制;說話不謹慎);口輔(面頰。輔頰);口眼弗閉(放心不下;死不瞑目);口里擺菜碟兒(比喻嘴
口kǒu
⒈嘴,人與動物進食的器官,也是某些動物或高等動物發聲器官的一部分張~?!锎礁伞?/p>
⒉說話~音。~若懸河。
⒊容器通外面的部分杯~?;ㄆ俊?。壇子~。
⒋出入通過的地方道~。門~兒。街~兒。關~。長江~。
⒌特指我國長城的某些關口~北。喜峰~。
⒍破裂的地方裂~。傷~兒。上衣破了個~子。
⒎鋒刃刀~。
⒏騾、馬等的年齡(因可由牙齒的多少及磨損程度看出來)這匹馬是五歲~。
⒐中醫診脈,將離手掌后一寸的手腕經脈處叫"寸口",簡稱"寸"或"口"。
⒑量詞
①指人一家三~。
②指牲畜幾個牲~。兩~豬。
③指器物兩~井。四~刀。
⒒
⒓
⒔
①從語氣間表露出來的感情意思嘲諷的~吻。
②某些動物(如魚、狗等)突出的嘴、鼻部分。
⒕
①說話的氣勢好大的~氣。
②指言外之意,話語中透露出來的意思聽她的~氣。
③說話時流露出來的感情色彩教訓人的~氣。
⒖
①勸說、交涉或挑撥等的言詞頗費~舌。
② 爭吵或因談話引起的糾紛。
⒗
①[~角]嘴邊。
②[~角]吵嘴。
⒘
口是什么意思
口 kou 部首 口 部首筆畫 03 總筆畫 03 口
gob;jaws;meatus;mouth;ora;orifice;ostium;scoop;stoma;stomata;
心;
口1
kǒu
〈名〉
(1)
(象形。甲骨文字形,象人的口形。本義口腔器官,嘴)
(2)
同本義。人類用來發聲和進食的器官 [mouth]
口,人所以言食也。--《說文》
且夫口三五之門也。--《國語·晉語》
口之為言達也。--《春秋·元命苞》
口者心之門戶。--《鬼谷子·捭闔》
勺飲不入口七日。--《左傳·定公四年》
下有蟾蜍,張口承之。--《后漢書·張衡傳》
賣炭得錢何所營?身上衣裳口中食。--白居易《賣炭翁》
(3)
又如口腹(指飲食);口分(口福);口滑(指吃東西失去控制;說話不謹慎);口輔(面頰。輔頰);口眼弗閉(放心不下;死不瞑目);口里擺菜碟兒(比喻嘴上說得很好,但無實惠)
(4)
出入通過的地方 [passage]
山有小口。--晉·陶淵明《桃花源記》
由接官亭至城門口。--《廣東軍務記》
俱會大通口。--《玉臺新詠·古詩為焦仲卿妻作》
彭蠡之口有石鐘山焉。--宋·蘇軾《石鐘山記》
(5)
又如井口;礦井口;火山口
(6)
[population]
百畝之田,勿奪其時,數口之家可以無饑矣。--《孟子·梁惠王上》
八口之家可以無饑矣。--清·洪亮吉《治平篇》
(7)
又
視高曾祖時口已不下五六十倍。
(8)
又
而戶與口之數常處其有余也。
(9)
又如口賦(古時按人口征收的賦稅);口合不敷(口糧不夠,難以度日);口井(計口分田,實行井田制)
(10)
言語 [words]。如口聲(議論;輿論;口實;話柄);口重(言語太重,使人難以接受)
(11)
口才[eloquence]
王有女陵,慧有口。--《漢書·淮南王劉安傳》
(12)
又如口沸(說話滔滔不絕,如水之沸騰);口困(說破了嘴);口穩(說話謹慎);口拙(不善言語);口卞(口才;能言善辯)口墜天花(比喻說話有聲有色,非常動聽)
(13)
指牲口的年齡 [age]。如口小(牲口年齡小);口硬(指牲口年齡較小,較壯的)
(14)
關口。指長城的關口 [pass]。如口外(長城以北的地區。亦指關外);口內(泛指長城以內的地區)
(15)
[口]∶性質相同或相近單位的管理系統 [departments]。如歸口;農林口;絲毛織品的生產單位應歸輕紡口兒管理
(16)
通商碼頭,港口 [port]。如五口通商;口澳(港口)
(17)
刃,武器或器具上刀片的切割邊 [edge]
刀口不捲。--《水滸傳》
(18)
邊、沿、圈,物的外緣或邊界、常成彎形或圓形 [rim]。如碗口;杯口
口
kǒu
〈形〉
口頭的。嘴說的,說話的,非書寫的 [oral]。如口詞(案件中原告或被告的口供);口談(口頭禪;冠冕堂皇的話);口論(口頭論說);口對(口頭回答)
口
kǒu
〈量〉
(1)
用于某些物品、家畜及人等
發炮數口。--《廣東軍務記》
(2)
又如三口之家;一口井;二口豬;一口鋼刀
口岸
kǒu àn
(1)
[port]∶對外通商的港口,也泛指兩國邊境設立的過境或貿易的地點
通商口岸
(2)
[embankment]∶堤岸
鄰省水漲,洪澤湖倒灌,上段口岸沖決,我可有什么法子呢?--《兒女英雄傳》
口碑
kǒubēi
(1)
[public praise]∶指人們口頭上的贊頌
(2)
[opinions]∶泛指眾人的議論;群眾的口頭傳說
百年后,口碑已沒,而著作常存
(3)
[oral idiom]∶亦指社會上流傳的口頭熟語
口碑流傳
口北
kǒuběi
[outside the great wall] 長城以北的地方,主要指張家口以北的河北省北部和內蒙古自治區中部。也叫口外”
口不應心
kǒubùyìngxīn
[words not agreeing with the heart] 嘴里說的不相應于心中想的
俺娘好口不應心也呵!--元·王實甫《西廂記·夫人停婚》
官人,你昨夜恁般說了,卻又口不應心,做下那事!--《醒世恒言》
口才
kǒucái
[eloquence] 說話的才能技巧
他很有口才
口稱
kǒuchēng
[claim] 嘴上說
口吃
kǒuchī
[stutter,stammer] 說話時字音不斷重復或詞句時時中斷
口齒
kǒuchǐ
(1)
[mouth and tooth]∶口和齒
口齒咽喉藥
(2)
[enunciation]∶指歌唱、說話、讀書時的發音吐字
口齒清楚
(3)
[oral expressiveness]∶口頭表達能力
口齒厲害多了
(4)
[ability to speak]∶說話的本領技巧
口齒伶俐
(5)
[age]∶牲口的年齡
此??邶X六年,售價500元
口臭
kǒuchòu
[halitosis;ozostomia;saburra] 一種口腔疾病,癥狀為口里發出難聞的氣味。主要由齲齒、齒槽化膿,慢性口炎引起
口傳
kǒuchuán
(1)
[tradition]∶把見聞、意見、信仰和習俗通過口說授下去的過程
(2)
[oral instruction]∶通過口述來傳授
口瘡
kǒuchuāng
[aphtha] 口腔粘膜出現淡黃色或灰白色之小潰瘍面或口角處的糜爛
口淡
kǒudàn
[tastelessness] 指口內有淡而無味的感覺。多屬脾胃虛。治宜以健脾、益氣為主
口袋
kǒudài
(1)
[pocket]∶縫在衣服上用以裝東西的袋形部分
褲口袋
(2)
[bag;sack]∶一種裝物用具,一般用布、皮做成
(3)
[ring of encirclement]∶比喻類似口袋的包圍圈
口袋陣
口調
kǒudiào
[tone] [方]∶語調;口氣
口耳相傳
kǒu ěrxiāngchuán
[pass from mouth to mouth] 指口頭傳授
口風
kǒufēng
(1)
[underlying meaning;one's intention or view as revealed in what one says]∶談話中流露出自己的意思
(2)
[tone]∶口氣,口吻
俏皮口風
口鋒
kǒufēng
[manner in speech] 指說話的氣勢
口鋒凌厲
口服
kǒufú
(1)
[profess to be convinced]∶口頭上表示信服或佩服
口服心不服
(2)
[take orally;by mouth]∶把藥吃下去
不得口服
口福
kǒufú
(1)
[the luck to get sth. very nice to eat]∶指一個人能吃到好食物的福氣
(2)
[the enjoyment of good foods]∶飲食的享受
一個講究口福的人
(3)
[lifetime]∶指人的壽命
我不迷信世俗折口福的話
口輔
kǒufǔ
[corner of the mouth] 面頰的下部,也指嘴邊
口輔微展
口腹
kǒufù
[food] 指飲食
口腹之欲
口感
kǒugǎn
[taste] 食物吃到嘴里時的感覺
這種面條吃起來口感好,營養也較豐富
口供
kǒugòng
[affidavit;confession] 受審者口頭陳述的供詞
口垢
kǒugòu
[sordes] 持續低熱的消耗性疾病中聚集在齒、唇上的痂
口過
kǒuguò
[stumble] 由失言造成的過錯
口號
kǒuhào
(1)
[ode;chant]
(2)
古詩標題用語。表示隨口吟成,和口占”相似。如《風雨口號》、《口號吳王美人半醉》等
(3)
頌詩的一種。多指獻給皇帝的頌詩
獻口號
(4)
[doggerel;jingle;adage]∶指打油詩、順口溜或俗諺之類
不是有口號嗎不吃三年苦,難得萬年?!?/p>
(5)
[password]∶口令,口頭暗號
軍中有夜間口號
(6)
[slogan; watchword]∶供口頭呼喊的有綱領性和鼓動作用的簡短句子
成天喊口號
口紅
kǒuhóng
[lipstick] 涂抹嘴唇使之紅艷的化妝品
口惠
kǒuhuì
[empty promise;lip service] 口頭上答應給人好處,卻并不兌現
口惠而實不至,怨菑及其身。--《禮記·表記》
口技
kǒujì
[vocal mimicry] 雜技的一種,運用口部發音技巧來模仿各種聲音
口角
kǒujiǎo
[corner of the mouth] 嘴邊
口角流涎
另見kǒujué
口角春風
kǒujiǎo-chūnfēng
[praise by word of mouth;say a good word for another] 口角言語之間,可以像春風吹拂萬物而助其生長。比喻替人美言,成就好事
口角生風
kǒujiǎo-shēngfēng
[fluent] 形容說話流暢利落
這種語言藝術要求演員唱得字正腔圓,說得口角生風
口緊
kǒujǐn
[closemouthed;tight-lipped;secretive] 說話小心謹慎;不隨便透露情況或應允別人
一個口緊的私人秘書
口徑
kǒujìng
(1)
[caliber]∶槍、炮管的內直徑。線膛武器指兩條相對陽線間的距離
(2)
[aperture;bore]∶管子的內徑(如皮下注射針頭或炮管的)
(3)
[diameter of opening]∶器物圓口的直徑
天文臺裝有口徑130毫米折射望遠鏡,供人們觀察星空
(4)
[requirement;specification;line of action]∶比喻對問題的看法或處理問題的原則
統一口徑
口訣
kǒujué
[mnemonic rhyme;a pithy formula(often in rhymes)] 原指道家傳授道術時的秘語,后多指根據事物內容要點編成的便于記誦的語句
珠算口訣
口角
kǒujué
[quarrel;bicker;wrangle] 爭吵
兩人口角
口渴
kǒukě
[thirsty] 口干想喝水
我感到口渴
口口聲聲
kǒukǒu-shēngshēng
[say again and again;keep on saying glibly announce] 形容言談再三重復
他口口聲聲說他是上海人
口口相傳
kǒukǒu-xiāngchuán
[from mouth to mouth] 一傳十,十傳百,口頭上一個人傳給另一個人
口苦
kǒukǔ
[bitter taste] 指口內常有苦味的感覺。屬實熱癥。多因肝膽有熱,膽氣蒸騰而致?!秱摗飞訇栔疄椴?口苦,咽干,目眩也”?!鹅`樞·四時氣》膽液泄則口苦”。宜分實熱虛熱論治
口快
kǒukuài
[quick and thoughtless in speech] 說話輕率,欠考慮
心直口快
口里
kǒulǐ
[south of the great wall] 長城以內的地方
口里人
口糧
kǒuliáng
[provisions;grain ration] 泛指食糧
口令
kǒulìng
(1)
[password;watchword]∶在看不清的時候識別敵我的口頭暗號
(2)
[word of command;code word]∶戰斗、練兵或做體操時以簡短術語下達的口頭命令
中間夾著有人喊口令
口絡
kǒuluò
[muzzle] 系在動物嘴上的帶子或罩在嘴上的口罩,用它防止動物吃東西和咬人
口蜜腹劍
kǒumì-fùjiàn
[the kiss of death;honey-mouthed and dagger-hearted] 口中說話極親切,心計多端圖謀害人
口沫
kǒumò
[spittle] 唾沫
口沫飛濺
口氣
kǒuqì
(1)
[the way one speaks;manner of speaking]∶說話中所帶的感情色彩
他說話總是一副溫和的口氣
(2)
[tone;note]∶說話時人的精神狀態和氣勢
說話口氣大不見得就有理
(3)
[what is actually implied;implication]∶蘊含在語言形式中的意思
聽口氣局長不同意這么干,咱就別去碰釘子了
口器
kǒuqì
[trophi;mouthpart] 節肢動物口兩側的器官,有攝取食物及感覺等作用
口鉗
kǒuqián
[brank] 從前用來懲罰潑婦的一種刑具,它有一個套在頭上的鐵框和一個插入嘴內的金屬嚼子
口淺
kǒuqiǎn
[outspoken] 口快(多見于早期白話)
口腔
kǒuqiāng
[oral cavity] 口內的空腔,由兩唇、兩頰、硬腭、軟腭等構成。口腔內有牙齒、舌、唾腺等器官
口琴
kǒuqín
[mouth organ;harmonica] 一種小的長方形的管樂器,上面有許多并列的小孔,里面裝著簧片,用口吹小孔發聲
口輕
kǒuqīng
(1)
[be not salty]∶菜或湯的味道淡
(2)
[love food that is not salty]∶也指人愛吃淡一點的味道
我喜歡吃口輕的,請你少放點兒鹽
(3)
[(of a horse,donkey,etc.)young]∶[驢馬等] 年齡小
口輕的騾子
口若懸河
kǒuruòxuánhé
[speak with a flow of eloquence;talk volubly] 言談有若滔滔流水,源源不絕于口,形容口才敏捷,善于辯解
口哨兒
kǒushàor
[whistle] 雙唇合攏,中間留一小孔,使氣流通過而發出的像吹哨子的聲音
吹口哨兒
口舌
kǒushé
(1)
[mouth and tongue]∶口和舌。說話的器官
(2)
[quarrel;dispute]∶口角,爭吵;爭執
我是個良善人,從不曾同人口舌,經官動府。--《儒林外史》
(3)
[talking around;words]∶指勸說、爭辯、交涉時的言語
費了很大的口舌才把他說服
(4)
[misunderstanding;trouble]∶指言語引起的誤會或糾紛
是非口舌
口聲
kǒushēng
[public comment] 眾人的議論
口實
kǒushí
[handle;cause for gossip]∶話柄
使無以寡君為口實。--《國語·楚語下》
口食
kǒushí
(1)
[things to eat]∶食物
(2)
[meal]∶膳食;飯食
船上供給口食
(3)
[grain ration] [方]∶口糧
這是全營戰士五天的口食
口試
kǒushì
[oral examination;oral test] 采取口頭回答的方式進行考試
口是心非
kǒushì-xīnfēi
[duplicity; say yes and mean no] 口所言說與心所思想不一致
他的偽善和口是心非是無以復加的,幾乎是堂而皇之的
口授
kǒushòu
(1)
[instruct orally]∶口頭傳授
(2)
[dictate]∶口說而由別人代寫
向秘書口授一封信稿
口熟
kǒushú
[pet phrase] 嘴里經常說的
敬亭耳剽口熟。--清·黃宗羲《柳敬亭傳》
口述
kǒushù
[dictate;make an oral account] 口頭講述
口水
kǒushuǐ
[saliva] 唾液
口說無憑
kǒushuō-wúpíng
[oral expressions can not be taken as evidence;words of mouth alone don't carry conviction] 空口所言,無憑無據
放你不值什么,只不知你謝我多少?況且口說無憑,寫一張文契才算。--《紅樓夢》
口誦
kǒusòng
[read aloud] 讀出聲音來;朗讀
口誦心惟(一面讀著,一面想它的意義和道理)
口訴
kǒusù
[verbal denouncement] 口頭控訴
代錄口訴
口算
kǒusuàn
(1)
[chant out the result while doing the sums in one's head]∶一邊心算一邊口說地運算
(2)
[poll tax]∶口賦
口談
kǒután
[state orally] 口頭敘說
口題
kǒutí
[headings,page number,etc.printed in the middle of a type page] 指木版書在版口中刻的書名、卷次、頁數或刻工姓名等
口條
kǒutiáo
[pig's or ox's tongue(as food)] [方]∶用做食品的豬舌或牛舌
口頭
kǒutóu
[oral;verbal] 用說話來表達的
口頭傳達
口頭,口頭兒
kǒutóu,kǒutóur
[taste] 味道
這瓜口頭不錯
口頭,口頭上
kǒutóu,kǒutóushàng
[in words;in speech] 嘴上
只圖口頭上快意,絕不想到實行。--曹禺《北京人》
口頭禪
kǒutóuchán
[cant;cliche;pet phrase] 本指不明禪理,而襲取佛家現成套語潤飾其言詞。今泛指某人言談間所愛用的習慣語,又叫口頭語或口頭語兒
口頭文學
kǒutóu wénxué
[folk tales,ballads,ect.handed down orally] 口耳相傳,沒有書面記載的民間文學
口頭語,口頭語兒
kǒutóuyǔ,kǒutóuryǔr
[cant;cliche;pet phrase] 說話時經常不自覺地說出來的詞句
瞧著辦”三個字幾乎成了他的口頭語
口外
kǒuwài
[outside the great wall] 長城以北地區
口味
kǒuwèi
[taste;flavor of food] 飲食的味道;對味道的愛好;個人的愛好
調得合口味
口吻
kǒuwěn
(1)
[lip;mouth]∶嘴唇;嘴
(2)
[muzzle;snout]∶某些動物頭部向前突出的部分
(3)
[tone]∶說話時流露出來的感情色彩
玩笑的口吻
(4)
[accent]∶口音;腔調
聽你說話,分明是天津口吻
口誤
kǒuwù
[stumble] 因疏忽而說錯話或念錯字
口涎
kǒuxián
[saliva] 口水
口香片
kǒuxiāngpiàn
[cachou] 用甘草、各種芳香劑和膠制成的芳香丸劑或錠劑,用于除去口臭
口信
kǒuxìn
[oral message] 口頭轉告的話,口頭傳達的消息
捎個口信
口形
kǒuxíng
[degree of lip-rounding] 人嘴部的形狀,語音學上特指在發某個聲音時兩唇的形狀
口羞
kǒuxiū
[ashamed of speaking in the public] [方]∶因害羞而不敢當眾講話或歌唱
口血未干
kǒuxuè-wèigān
[before the blood of the oath is dry╠breaking an oath which is just made] 古代會盟時必歃血,因以指新近結盟
口血未干而背之。--《左傳》
口譯
kǒuyì
[oral interpretation] 從一種語言到另一種語言的口頭翻譯
口音
kǒuyīn
(1)
[accent]∶帶有個人、地方、民族語言特征的話音
南方口音
(2)
[voice]∶說話的聲音
他的口音好聽
(3)
[tone]∶口氣
他一聽口音不對,拔腿就跑
口淫
kǒuyín
[fellatio] 用口腔刺激陰莖以獲得性滿足的行為
口語
kǒuyǔ
(1)
[spoken language]∶日??陬^交談時使用的語言(區別于書面語”)
(2)
[colloquial language;colloquialism]∶屬于或適于日常會話的通俗語言
口諭
kǒuyù
[oral instructions] 舊指上級或尊長口頭的指示
口罩
kǒuzhào
[antiseptic gauze;gauze mask] 衛生用品,用紗布制成,罩在嘴和鼻子上,防止灰塵和病菌侵入
口重
kǒuzhòng
[love salty food;salty] 指人愛吃咸一點的味道
我知道你愛吃口重的,所以多擱了些醬油
口誅筆伐
kǒuzhū-bǐfá
[condemn both in speeches and in writings] 口頭譴責,筆端討伐
他捐廉棄恥,向權門把富貴貪求,全不知口誅筆伐是詩人句。隴上墦間識者羞。--明·汪廷訥《三祝記》
口子
kǒuzi
(1)
[person]∶指人
你們家有幾口子
(2)
[wife or husband]∶對人說自己的愛人
我們那口子出門了
(3)
[mouth]∶嘴
已經不能說話的口子
(4)
[tear]∶撕的洞或裂縫
袖子撕了個口子
(5)
[cut]∶ [人體、物體表層] 破裂的地方
我手上拉的口子好了
(6)
[opening]
(7)
有容積的器物的通外面的地方
槍口子
(8)
[山谷、水道等] 大的豁口
洪水沖開的口子
(9)
[precedent]∶先例
可不能開這個口子呀
(10)
[pass]∶長城的關隘
到過兩廣,出過口子
(11)
[department]∶部門;機構
由一個口子統抓利用外資項目
口
kǒu ㄎㄡˇ
(1)
人和動物吃東西和發聲的器官(亦稱嘴”)~腔。~才?!X。~若懸河。
(2)
容器通外面的地方瓶子~。
(3)
出入通過的地方門~。港~。
(4)
特指中國長城的某些關口(多用作地名)古北~。喜峰~。
(5)
破裂的地方~子。
鄭碼ja,u53e3,gbkbfda
筆畫數3,部首口,筆順編號251