器的拼音怎么讀
器的解釋
器
(會(huì)意。從犬。《說(shuō)文》象器之口,犬所以守之。”器物很多,用狗看守。本義器具)
同本義
器,皿也。--《說(shuō)文》。段注器乃凡器統(tǒng)稱。”
天下神器。--《老子》
形乃謂之器。--《易·系辭》
物周為器。--《周書·寶典》
其貢器物。--《周禮·大行人》
夫冰炭不同器而久。--《韓非子·顯學(xué)》
作為食器。斬山木而財(cái)之。--《韓非子·十過(guò)》
守圉之器。--《墨子·公輸》
肖于器邪。--唐·韓愈《朱文公校昌黎先生集》
盆器傾側(cè)。--《虞初新志·秋聲詩(shī)自序》
盡一器。--清
器(噐)qì
⒈用具瓷~。陶~。鐵~。武~。~具。
⒉氣度,才能~量。成~。大~。
⒊看重,重視~重。
⒋
器qī 1.用具;器具。 2.古代標(biāo)志名位﹑爵號(hào)的器物。 3.指官職﹑爵位。 4.指寶器。鼎彝等傳國(guó)之重器。亦指政權(quán)。 5.指軀體或器官。 6.指有形的具體事物。與"道"
相對(duì)。 7.指外形。 8.度量;胸懷。 9.猶性。本性。 10.才能;能力。 11.比喻人才。 12.器重,重視。 13.謂量材使用。 14.指使其才為人所用。 15.指國(guó)家的
賦役。
器是什么意思
器 qi 部首 口 部首筆畫 03 總筆畫 16 器
implement; organ; utensil; ware;
器
(1)
噐
qì
(2)
(會(huì)意。從犬。《說(shuō)文》象器之口,犬所以守之。”器物很多,用狗看守。本義器具)
(3)
同本義 [utensil;implement;appliance]
器,皿也。--《說(shuō)文》。段注器乃凡器統(tǒng)稱。”
天下神器。--《老子》
形乃謂之器。--《易·系辭》
物周為器。--《周書·寶典》
其貢器物。--《周禮·大行人》
夫冰炭不同器而久。--《韓非子·顯學(xué)》
作為食器。斬山木而財(cái)之。--《韓非子·十過(guò)》
守圉之器。--《墨子·公輸》
肖于器邪。--唐·韓愈《朱文公校昌黎先生集》
盆器傾側(cè)。--《虞初新志·秋聲詩(shī)自序》
盡一器。--清·周容《芋老人傳》
器貢(宗廟的器具。九貢之一);器車(器指銀甕丹甑等,車指山車之類。都在太平盛世出現(xiàn),故象征祥瑞);器小(容器狹小)器備(器物,器具)
(4)
泛指用具 [utensil;apparatus]。如銀器;錫器;漆器;玉器;器直(木工用的曲尺);器玩(玩具,供玩賞的器物);器仗(亦作器杖”。武器總稱;指帝王所用的儀仗器具)
(5)
器官 [organ]。如細(xì)胞器;生殖器;泌尿器
(6)
度量;胸懷 [capacity;tolerance]。如器識(shí)(器度和見識(shí));器小(器局狹隘);器行(器量品行);器懷(胸懷;度量);器宇(指人的胸襟和度量)
(7)
才能 [capacity;ability]
廟堂之器。--明·劉基《賣柑者言》
器能(器量才能);器分(人所具有的資質(zhì)和才能);器志(才識(shí)和志向);器尚(才具,節(jié)操)
(8)
人才 [talent]
大器晚成。--《老子》
先自治而后治人之稱大器。--《法言·先知》
器
qì
〈動(dòng)〉
重視 [think highly of]
先主器之--《三國(guó)志·諸葛亮傳》
朝廷器之。--《后漢書》
器任(重視任用);器待(謂器重而禮遇之);器愛(器重而愛護(hù));器遇(器重而厚待)
器材
qìcái
[equipment;materials] 器械和材料
用于建筑物和器材的資金
器度
qìdù
(1)
[tolerance]∶器量;識(shí)量
器度淺狹
(2)
[personality;style]∶才量風(fēng)度
器度不凡
器官
qìguān
[organ;apparatus] 動(dòng)物或植物的由不同的細(xì)胞和組織構(gòu)成的結(jié)構(gòu)(如心、腎、葉、花),用來(lái)完成某些特定功能,并與其他分擔(dān)共同功能的結(jié)構(gòu)一起組成各個(gè)系統(tǒng)
內(nèi)分泌器官
器件
qìjiàn
[device] 用于某一特定目的或完成某一特定功能的一種機(jī)件或零件
電子器件
器局
qìjú
[general ability] 器量;度量
器局方概
器具
qìjù
[utensil;appliance] 器物用品
家用器具
器量
qìliàng
(1)
[capacity]∶器皿的容量
(2)
[tolerance]∶氣量;度量
器量不夠
器皿
qìmǐn
(1)
[ware] 泛指盆、罐、碗、杯、碟等日常用具或玻璃儀器
器皿非滿案。--宋·司馬光《訓(xùn)儉示康》
(2)
又
客至無(wú)器皿。
為宮室器皿。--明·魏學(xué)洢《核舟記》
玻璃器皿
器識(shí)
qìshí
[capacity and experience] 器量與見識(shí)
器識(shí)弘曠,時(shí)人罕能測(cè)之。--《晉書·張華傳》
器械
qìxiè
(1)
[apparatus;equipment]∶工具。亦泛指用具
取器械。--《資治通鑒·唐紀(jì)》
備乃器械。--《廣東軍務(wù)記》
體育器械
(2)
[weapon]∶武器
器用
qìyòng
(1)
[utensils]∶指器皿用具
器用什物
(2)
[weapon and farm implements]∶兵器與農(nóng)具
阜其財(cái)求而利其器用。--《國(guó)語(yǔ)》
(3)
[ability]∶才具;才干
有膽略器用
(4)
[talent]∶比喻人才
國(guó)家之器用也。--漢·王褒《圣主得賢臣頌》
器重
qìzhòng
[think highly of] 上因才能對(duì)下看重;重視
深見器重,有名當(dāng)世。--《漢書·馮野王傳》
器重人才
器
qì ㄑㄧ╝
(1)
用具的總稱~皿。~物。~械。木~。武~。~小易盈。
(2)
生物體結(jié)構(gòu)中具有某種獨(dú)立生理機(jī)能的部分~官。消化~。
(3)
人的度量、才干~度。~量(liàng)。~宇。~質(zhì)。大~晚成。
(4)
重視~重。~敬。
鄭碼jjjj,u5668,gbkc6f7
筆畫數(shù)16,部首口,筆順編號(hào)2512511344251251