揖的拼音怎么讀
揖的解釋
揖
(形聲。從手,咠聲。本義拱手行禮)
同本義
自家拜揖,愿求恩官高姓大名。--《水滸全傳》
又如揖客(長(zhǎng)揖不拜之客;向客拱手為禮);揖游(古代行禮時(shí)依禮儀進(jìn)退俯仰)
讓出,遜主
公惟國(guó)家之統(tǒng),揖大福大恩,事事謙讓,動(dòng)而固辭。--《漢書》
又如揖讓(揖遜。賓主相見的禮儀;禪讓。讓位于賢);揖盜開門(比喻接納壞人,自取其禍)
通壹”。專一
普天之下,搏心揖志。--《史記·秦始皇本紀(jì)》
揖別
揖yī拱手行禮作~。
揖jí 1.聚集。
揖yì 1.汲取。
揖是什么意思
揖 yi 部首 扌 部首筆畫 03 總筆畫 12 揖
bow with hands clasped;
揖
yī
(1)
(形聲。從手,咠(qì)聲。本義拱手行禮)
(2)
同本義 [make a bow with hands clasped]
自家拜揖,愿求恩官高姓大名。--《水滸全傳》
(3)
又如揖客(長(zhǎng)揖不拜之客;向客拱手為禮);揖游(古代行禮時(shí)依禮儀進(jìn)退俯仰)
(4)
讓出,遜主 [give ground]
公惟國(guó)家之統(tǒng),揖大福大恩,事事謙讓,動(dòng)而固辭。--《漢書》
(5)
又如揖讓(揖遜。賓主相見的禮儀;禪讓。讓位于賢);揖盜開門(比喻接納壞人,自取其禍)
(6)
通壹”。專一 [sigle-minded]
普天之下,搏心揖志。--《史記·秦始皇本紀(jì)》
揖別
yībié
[say goodbye by making a bow with hands clasped] 作揖告別
揖
yī ㄧˉ
古代的拱手禮作(zuō)~。~讓(賓主相見的禮節(jié))。~客。~別。
鄭碼djce,u63d6,gbkd2be
筆畫數(shù)12,部首扌,筆順編號(hào)121251122111