斫的拼音怎么讀
斫的解釋
斫
(形聲。從斤,石聲。斤,斧屬。本義斧刃)
同本義
斧以金為斫。--《墨子》
大鋤
二月冰解地干,燒而耕之,仍即下水,十日塊既散液,持木斫平之,納種如前法。--《齊民要術(shù)》
斫
用刀、斧等砍劈
因拔刀斫前奏案。--宋·司馬光《資治通鑒》
斫而為琴,弦而鼓之。--明·劉基《郁離子·千里馬篇》
斫直、刪密、鋤正。--清·龔自珍《病梅館記》
揮刀奮斫所當(dāng)無(wú)不披靡。(奮斫盡力砍殺)--清·徐珂《清稗類(lèi)鈔·戰(zhàn)事類(lèi)》
又如斫旗(砍倒彩旗);斫柴(砍柴);斫柴
斫(斲)zhuó砍,削~削。~木。~輪老手(斫木制造車(chē)輪的老工人。〈喻〉經(jīng)驗(yàn)豐富,技藝精湛的人)。
斫是什么意思
斫 zhuo 部首 斤 部首筆畫(huà) 04 總筆畫(huà) 09 斫
zhuó
(1)
(形聲。從斤,石聲。斤,斧屬。本義斧刃)
(2)
同本義 [edge (of an axe)]
斧以金為斫。--《墨子》
(3)
大鋤 [big hoe]
二月冰解地干,燒而耕之,仍即下水,十日塊既散液,持木斫平之,納種如前法。--《齊民要術(shù)》
斫
zhuó
(1)
用刀、斧等砍劈 [hack with a knife or an axe]
因拔刀斫前奏案。--宋·司馬光《資治通鑒》
斫而為琴,弦而鼓之。--明·劉基《郁離子·千里馬篇》
斫直、刪密、鋤正。--清·龔自珍《病梅館記》
揮刀奮斫所當(dāng)無(wú)不披靡。(奮斫盡力砍殺)--清·徐珂《清稗類(lèi)鈔·戰(zhàn)事類(lèi)》
(2)
又如斫旗(砍倒彩旗);斫柴(砍柴);斫柴囡(砍柴的小孩);斫木(被砍削的樹(shù));斫刈(砍殺);斫地(砍地。表示氣憤);斫伐(砍伐)
(3)
攻擊 [attack]
先期率步騎萬(wàn)人夜斫敵營(yíng)。--《宋史》
(4)
又如斫營(yíng)(偷襲敵營(yíng);劫營(yíng));斫喪(催殘;傷害)
(5)
擊 [strike]
白晝?nèi)霕?lè)府攻射官寺,縛束長(zhǎng)吏子弟,斫破器物。--《漢書(shū)》
斫營(yíng)
zhuóyíng
[attack enemy's camp] 砍殺攻擊敵人的營(yíng)壘
縋城斫營(yíng)。--清·邵長(zhǎng)蘅《青門(mén)剩稿》
斫
zhuó ㄓㄨㄛˊ
大鋤;引申為用刀、斧等砍~伐。~喪(sàng)(喻摧殘、傷害,特指因沉溺酒色而傷害身體)。
鄭碼gpd,u65ab,gbkedbd
筆畫(huà)數(shù)9,部首斤,筆順編號(hào)132513312