梵的拼音怎么讀
梵的解釋
梵〈形〉
(形聲。從林,凡聲。本義梵梵草木茂盛的樣子)
同本義
梵,即苖之俗體。--清·鈕樹玉《說文新附考》
梵語brahmā音譯詞梵摩”、婆羅賀摩”、梵覽摩”之省,意為清凈”、寂靜”
凈修梵行。--《妙法蓮花經》
又如梵心(清凈之心);梵志(以清靜為志);梵門(清凈的法門);梵事(清凈的佛事)
佛經原用梵文寫成,故凡與佛教有關的事物,皆稱梵
梵文為古印度書面語,故對印度等地的事物,常冠以梵字,以示與中華有別
梵 fàn
⒈梵文"梵摩"的簡稱,意義是清靜,寂靜。
⒉與佛教有關的~宮。~剎。
⒊
【梵文】〈古〉印度的一種語言文字。
梵是什么意思
梵 fan 部首 木 部首筆畫 04 總筆畫 11 梵
fàn
〈形〉
(1)
(形聲。從林,凡聲。本義梵梵草木茂盛的樣子)
(2)
同本義 [lush]
梵,即苖之俗體。--清·鈕樹玉《說文新附考》
(3)
梵語brahmā音譯詞梵摩”、婆羅賀摩”、梵覽摩”之省,意為清凈”、寂靜” [quiet]
凈修梵行。--《妙法蓮花經》
(4)
又如梵心(清凈之心);梵志(以清靜為志);梵門(清凈的法門);梵事(清凈的佛事)
(5)
佛經原用梵文寫成,故凡與佛教有關的事物,皆稱梵 [buddhist]。如梵言(佛經);梵境(佛的境界);梵樓(佛教的樓閣);梵磬(佛寺之磬);梵學(佛學)
(6)
梵文為古印度書面語,故對印度等地的事物,常冠以梵字,以示與中華有別 [sanskrit]。如梵本(梵文書寫的佛經原本);梵表(梵方。指印度);梵志(印度古代四個種姓之一,指婆羅門);梵俗(印度風俗)
梵
fàn
〈動〉
誦經 [patter]。如梵響(梵聲,念佛誦經之聲);梵誦(佛教誦經);梵唄(梵音,作法事時的歌詠贊頌之聲)
梵
fàn
〈名〉
(1)
誦經聲 [patter]
午梵隔云知有寺,夕陽歸去不逢僧。--宋·王安石《游鐘山四首》
(2)
姓
梵剎
fànchà
[buddhist temple] 佛寺;寺院
梵教
fànjiào
[brahmoism]梵社的教義和實踐
梵語,梵文
fànyǔ,fànwén
[sanskrit] 一種古印度語言,正如印度語法家(如帕尼尼panini)所描述的,是印度和印度教的古典語言
梵
fàn ㄈㄢ╝
關于古代印度的~語(印度古代的一種語言)。~文(印度古代的文字)。
鄭碼ffqd,u68b5,gbke8f3
筆畫數11,部首木,筆順編號12341234354