楚的拼音怎么讀
楚的解釋
楚〈名〉
(形聲。從林,疋聲。本義灌木名。又名荊,牡荊)
同本義
楚,叢木也。一名荊。--《說文》
言刈其楚。--《詩·周南·漢廣》
不流束楚。--《詩·王風·揚之水》
夏楚二物。--《禮記·學記》
楚撲長如筩。--《儀禮·鄉射禮》
民無箠楚之憂。--《漢書·漢延壽傳》
又如楚棘(荊棘);楚焞(古時占卜用以灼龜的木棒。以荊木制成);楚藿(用荊條做的捕魚籠);楚楚(叢生的樣子;鮮明的樣子);楚木(叢生之木);楚林(叢林)
周朝時國名
楚 chǔ
①痛苦苦~。
②周朝國名。
③五代時十國之一。
④指湖北和湖南。特指湖北。
⑤姓。
【楚才晉用】楚國的人才被晉國使用。比喻人才外流。
【楚辭】
①西漢劉向匯集的戰國楚人屈原、宋玉等的辭賦總集。
②戰國時楚國辭賦的統稱,主要指屈原的作品。
【楚弓楚得】指雖然丟了東西,但得到者卻仍是自己的人。比喻權利不外移。
【楚漢戰爭】劉邦戰勝以項羽為首的西楚勢力、重新統一中國的戰爭。前年,秦亡。項羽自封西楚霸王。劉邦聯合反項羽的地方勢力,與項羽爭霸于滎陽、成皋(今河南滎陽)
一帶。前206年劉邦圍攻項羽,項羽敗退至烏江(今安徽和縣東北),自殺身亡。劉邦統一中國,建立漢朝。
【楚囚對泣】原指封建士大夫在國破家亡的境況下,毫無辦法,只能相對流淚◇用來形容頹喪悲觀,振作不起來。
【楚莊王】(-前591)春秋時期國君。羋姓,名旅(又作呂、侶)。前613-前591年在位。曾整頓內政、興修水利,用兵屢勝,國勢大張,成為代晉而起的霸主。
楚chǔ
⒈荊,也叫"牡荊"。落葉灌木。花小淡紫色。鮮葉及果實可供藥用。枝干堅韌,可供編織。
⒉打人的荊條。〈引〉打。
⒊清晰,整潔清~。
⒋痛苦痛~。苦~。酸~。
⒌周代諸侯國名。戰國時期七雄之一。原先在今湖北、湖南,后來擴展到河南南部及安徽、江蘇、浙江、江西、四川等省。
⒍
①茂盛的樣子。
②鮮明、華美的樣子衣冠~ ~。
楚是什么意思
楚 chu 部首 木 部首筆畫 04 總筆畫 13 楚
chǔ
〈名〉
(1)
(形聲。從林,疋(shū)聲。本義灌木名。又名荊,牡荊)
(2)
同本義 [thistle]。落葉灌木,開青色或紫色的穗狀小花,鮮葉可入藥,或小喬木,枝干堅韌,可做杖
楚,叢木也。一名荊。--《說文》
言刈其楚。--《詩·周南·漢廣》
不流束楚。--《詩·王風·揚之水》
夏楚二物。--《禮記·學記》
楚撲長如筩。--《儀禮·鄉射禮》
民無箠楚之憂。--《漢書·漢延壽傳》
(3)
又如楚棘(荊棘);楚焞(古時占卜用以灼龜的木棒。以荊木制成);楚藿(用荊條做的捕魚籠);楚楚(叢生的樣子;鮮明的樣子);楚木(叢生之木);楚林(叢林)
(4)
周朝時國名 [chu state]
(5)
周代諸侯國,戰國時七雄之一。熊繹受封于周成王,立國于荊山一帶,都丹陽(今湖北秭歸東南)。周人稱為荊蠻◇建都于郢(今湖北江陵西北紀王城)。春秋戰國時國勢強盛,疆域由湖北、湖南擴展到今河南、安徽、江蘇、浙江、江西和四川。戰國末,屢敗于秦,公元前223年為秦所滅
(6)
秦楚之際,陳勝在陳縣(今河南淮陽)建立張楚政權,自號楚王;漢元年,項羽自立為西楚霸王,都下邳(今江蘇睢寧西北),漢六年,國除
(7)
五代十國之一。馬殷據今湖南,都長沙,稱楚王◇為南唐所滅
(8)
姓
楚
chǔ
〈形〉
(1)
酸辛痛苦 [aching;grieved]
慷慨含辛楚。--陸機詩
婦始楚而謝,終泣而對曰…--李朝威《柳毅傳》
(2)
又如楚辱(苦痛與恥辱);楚痛(痛苦);楚酷(痛楚)
(3)
齊整;清晰 [in good order;neat;clear]
籩豆有楚。--《詩·小雅·賓之初筵》
(4)
又如一清二楚;楚潔(整潔);楚楚可愛(形容陳設整齊,令人喜愛)
(5)
鮮艷,華麗 [bright-coloured]
不韋使楚服而見。--《戰國策·秦策》
衣裳楚楚。--《詩·曹風·蜉蝣》
(6)
又如楚服(美盛的服飾);楚麗(華美絢麗)
(7)
傖俗,粗俗 [vulgar]。如楚鞋(粗糙的鞋,草鞋);楚剌(粗莽乖戾)
楚
chǔ
〈動〉
(1)
拷打 [flog;torture]
入獄楚掠。--《新唐書·嚴郢傳》
(2)
又如楚撻(笞打,拷打);楚拷(拷打)
楚材晉用
chǔcái-jìnyòng
[great person given an important post by another country] 楚國的人才而為晉國所用,比喻本地或本國的人才外流被別處或別國使用
楚辭
chǔ cí
[songs of chu] 書名。西漢劉向輯。為騷體類文章的總集。收錄有屈原、宋玉、王褒、賈誼、嚴忌等人的辭賦及劉向自己的作品《九嘆》,共計十六篇。全書以屈原作品為主,其余各篇也都承襲屈賦的形式
楚楚
chǔchǔ
(1)
[tuft]∶草木叢生的樣子
(2)
[clear;tidy;neat]∶整潔鮮明的樣子
衣冠楚楚
(3)
[lovely and delicate]∶嬌柔纖弱的樣子
楚楚可憐
門前垂柳,楚楚可人
(4)
凄苦的樣子
楚楚不凡
chǔchǔ-bùfán
[lovingly pathetic] 形容儀表脫俗
楚楚可憐
chǔchǔkělián
[delicate and touching] 本指纖弱的樣子。今多用以形容女子的嬌柔可愛
楚弓楚得
chǔgōng-chǔdé
[one loses a thing which people at his side pick up] 楚國人失去弓,又被楚國人撿得。比喻雖有得失,而無外溢。亦比喻度量狹小
楚囚
chǔqiú
[a person in predicament] 本指春秋時被俘到晉國的楚國人鐘儀,后用來借指被囚禁的人,也比喻處境窘迫、無計可施的人
已擯憂患尋常事,留得豪情作楚囚。--惲代英《獄中詩》
楚囚對泣
楚聲
chǔshēng
[the voice of the dweller lived at chu region] 楚地的口音
與人罕言語,語類楚聲。--魏禧《大鐵椎傳》
楚天
chǔtiān
[space over chu] 古代楚國在今長江中下游一帶,位居南方,所以泛指南方天空為楚天
暮靄沉沉楚天闊。--柳永《雨霖鈴》
萬里長江橫渡,極目楚天舒。--毛澤東《水調歌頭·游泳》
楚
chǔ ㄔㄨˇ
(1)
落葉灌木,鮮葉可入藥。枝干堅勁,可以做杖。亦稱牡荊”。
(2)
古代的刑杖,或學校撲責學生的小杖捶~。夏~。~掠(拷打)。~撻(拷打)。
(3)
中國春秋時國名~天(楚地的天空。因楚在南方,亦泛指南方天空)。~聲。~歌(楚人之歌)。~狂。~腰(泛稱女子的細腰)。~辭。四面~歌。~材晉用(指使用他國人才,或指人才外流)。
(4)
指中國湖北省和湖南省,特指湖北省~劇。
(5)
痛苦苦~。痛~。凄~。酸~。
(6)
清晰,鮮明,整潔清~。衣冠~~。
(7)
姓。
鄭碼ffxi,u695a,gbkb3fe
筆畫數13,部首木,筆順編號1234123452134