橐的拼音怎么讀
橐的解釋
槖
(形聲。從槖省,石聲。)
同本義
槖,囊也。--《說文》。按,小而有底曰橐,大而無底曰囊。
寧子職納槖饘焉。--《左傳·僖公二十八年》
乃裹糇糧,于橐于囊。--《詩·大雅·公劉》
負書擔橐。--《戰國策·秦策》
田乞盛陽生橐中,置坐中央。--《史記·田敬仲完世家》
卬家將軍以為(張)安世本持橐簪筆,事孝武帝數十年。--《漢書·趙充國傳》。顏師古注橐,所以盛書也,有底曰囊,無底曰橐。簪筆者,插筆于首。”
橐金數千。--清·張廷玉《明史》
鼓風吹火器
具爐橐,橐以牛
橐tuó
⒈一種口袋,兩頭都有口,用時以繩扎緊負(背著)書擔~。
⒉〈古〉一種風箱爐~。
⒊
橐luò 1.駱駝。
橐zhè 1.見"槖皋"。
橐是什么意思
橐 tuo 部首 木 部首筆畫 04 總筆畫 16 橐
(1)
槖
tuó
(2)
(形聲。從槖省,石聲。)
(3)
同本義 [hollow bag open on both ends]
槖,囊也。--《說文》。按,小而有底曰橐,大而無底曰囊。
寧子職納槖饘焉。--《左傳·僖公二十八年》
乃裹糇糧,于橐于囊。--《詩·大雅·公劉》
負書擔橐。--《戰國策·秦策》
田乞盛陽生橐中,置坐中央。--《史記·田敬仲完世家》
卬家將軍以為(張)安世本持橐簪筆,事孝武帝數十年。--《漢書·趙充國傳》。顏師古注橐,所以盛書也,有底曰囊,無底曰橐。簪筆者,插筆于首。”
橐金數千。--清·張廷玉《明史》
(4)
鼓風吹火器 [air-blower]
具爐橐,橐以牛皮。--《墨子·備穴》
橐
tuó
〈象〉
象聲詞 [sound of leather shoes]。如橐橐的皮鞋聲
橐
tuó
〈動〉
通托”,依附 [rely on]
重爭士橐。(指依附諸侯或卿大夫。)--《韓非子·五蠹》
橐
tuó ㄊㄨㄛˊ
(1)
口袋負書擔~。
(2)
古代的一種鼓風吹火器具爐~,~以牛皮”。
〔~駝〕即駱駝”。
鄭碼ajgf,u6a50,gbke9d2
筆畫數16,部首木,筆順編號1251245132511234