羹的拼音怎么讀
羹的解釋
羹〈名〉
(會(huì)意。從羔,從美。古人的主要肉食是羊肉,所以用羔”美”會(huì)意,表示肉的味道鮮美。用肉或菜調(diào)和五味做成的帶汁的食物。《說(shuō)文》五味和羹。”按上古的羹”,
一般是指帶汁的肉,而不是湯。羹”表示湯的意思,是中古以后的事情)
調(diào)和五味的湯
一簞食,一豆羹,得之則生,弗得則死。--《孟子·告子上》
(穎考叔)對(duì)曰小人有母,皆嘗小人之食矣,未嘗君之羹,請(qǐng)以遺之。”--《左傳·隱公元年》
煮熟帶汁的蔬菜也叫羹
藜藿之羹。--《韓非子·五蠹》
又如菜羹(煮熟的菜,加上米屑,古代貧者所食
羹gēng
①用肉類(lèi)或菜蔬等制成的帶濃汁的食物。
②今多指煮成或蒸成的濃汁或糊狀食品。
③煮羹。
羹láng不羹,春秋楚地。有二東不羹城在今河南省舞陽(yáng)縣西北,西不羹城在今河南省襄城縣東南。
羹是什么意思
羹 geng 部首 羊 部首筆畫(huà) 06 總筆畫(huà) 19 羹
a thick soup;
羹
gēng
〈名〉
(1)
(會(huì)意。從羔,從美。古人的主要肉食是羊肉,所以用羔”美”會(huì)意,表示肉的味道鮮美。用肉或菜調(diào)和五味做成的帶汁的食物。《說(shuō)文》五味和羹。”按上古的羹”,一般是指帶汁的肉,而不是湯。羹”表示湯的意思,是中古以后的事情)
(2)
調(diào)和五味的湯 [tick soup]
一簞食,一豆羹,得之則生,弗得則死。--《孟子·告子上》
(穎考叔)對(duì)曰小人有母,皆嘗小人之食矣,未嘗君之羹,請(qǐng)以遺之。”--《左傳·隱公元年》
(3)
煮熟帶汁的蔬菜也叫羹 [vegetable soup]
藜藿之羹。--《韓非子·五蠹》
(4)
又如菜羹(煮熟的菜,加上米屑,古代貧者所食);羹食(羹湯和飯);羹粥(菜羹和稀飯);羹藜(煮野菜羹。泛指飲食粗劣)
(5)
湯 [soup]
羹匙
gēngchí
[spoon for soup;table spoon] 匙子,為橢圓形或圓形的帶柄小淺勺
羹
gēng ㄍㄥˉ
用蒸煮等方法做成的糊狀、凍狀食物~湯。肉~。雞蛋~。
鄭碼ucug,u7fb9,gbkb8fe
筆畫(huà)數(shù)19,部首羊,筆順編號(hào)4311214444431121134