薰的拼音怎么讀
薰的解釋
薰
(形聲。從苃,熏聲。本義蕙草)
香草名。即蕙草”,又名零陵香”
薰,香草也。--《說文》
薰草,蕙草也。--《廣雅》。按,即今零陵香。
葉曰薰,根曰薰是也。--《離騷》王逸注
一薰一蕕。--《左傳·僖公四年》
浮山有草焉,名曰薰。麻葉而方莖,赤華而黑實,臭如蘼蕪,佩之可以已癘。--《山海經·西山經》
腐鼠在壇,燒薰于宮。--《淮南子·說林》
又如薰蕕(薰和蕕。一種香草和一種臭草;比喻美丑、善惡或君子、小人等);薰燧(焚燒香草以取香);薰草(即蕙草。俗名佩蘭)
香氣、香味
薰xūn
⒈〈古〉指一種香草一~一蕕(蕕一種臭草)。
⒉花草香草~。
⒊通"熏
⒈
⒉"。火煙,熏烤~歇燼滅(煙停息,余火滅)。
薰xūn
⒈薰烤,用煙霧或氣味接觸物品~肉。~魚。~蚊子。墻~黑了。茉莉花~茶葉。
⒉火煙金爐揚~。
薰是什么意思
薰 xun 部首 艸 部首筆畫 03 總筆畫 17 薰
xūn
(1)
(形聲。從苃,熏聲。本義蕙草)
(2)
香草名。即蕙草”,又名零陵香” [holy basil]
薰,香草也。--《說文》
薰草,蕙草也。--《廣雅》。按,即今零陵香。
葉曰薰,根曰薰是也。--《離騷》王逸注
一薰一蕕。--《左傳·僖公四年》
浮山有草焉,名曰薰。麻葉而方莖,赤華而黑實,臭如蘼蕪,佩之可以已癘。--《山海經·西山經》
腐鼠在壇,燒薰于宮。--《淮南子·說林》
(3)
又如薰蕕(薰和蕕。一種香草和一種臭草;比喻美丑、善惡或君子、小人等);薰燧(焚燒香草以取香);薰草(即蕙草。俗名佩蘭)
(4)
香氣、香味 [aroma;fragrance of flowers]
陌上草薰--江淹《別賦》。注香氣也。”
(5)
又如薰薰(酒器彌漫的樣子)
薰
xūn
(1)
以氣味或煙氣烤制物品。通熏” [treat meat,fish,etc. with smoke]
薰以香,自燒,此用其根也。--《漢書·龔勝傳》
(2)
又如薰魚;薰雞;薰服(香熏的衣服。指妓女或妓樂。古代妓女用香薰其服,故名);薰沐(薰香和沐浴。表示虔敬)
(3)
感化。潛移默化地受影響 [exert]。如薰染(感化,薰陶習染);薰修(佛家語。指修行。因用得修身,好比用香薰衣服,故名)
(4)
燒灼,熏炙 [burn]
燎薰爐兮炳明燭。--謝惠連《雪賦》。注火煙上出也。”
薰胥以刑。--《漢書·敘傳》。注謂相薰蒸。”
(5)
又如薰戒(焚香齋戒);薰灼(用煙、火熏烤);薰心(心受熏灼。常形容愁苦)
(6)
用香物涂身 [burn joss sticks and take a bath]。如薰沐(以香料涂身而沐浴。表示恭敬潔凈)
薰
xūn
(1)
和暖,溫和 [mild]
蕙風如薰。--左思《魏都賦》。注風至之貌也。”
(2)
又如薰風(柔和的風。指夏季的南風);薰薰(和煦的樣子)
(3)
溫和的樣子 [warm]
薰然慈仁。--《莊子·天下》。釋義溫和貌。”
(4)
又如薰然(溫和的樣子;和順的樣子)
薰
xūn ㄒㄩㄣˉ
(1)
同熏”。
(2)
古書上說的一種香草,又泛指花草的香氣~蕕不同器(香草和臭草不能放在一個器物里,喻好和壞不能共存。亦稱薰蕕異器”)。
鄭碼embu,u85b0,gbkdeb9
筆畫數17,部首艸,筆順編號12231254312114444