訛的拼音怎么讀
訛的解釋
訛
(形聲。從言,化聲。字本作譮”。本義謠言)
同本義
譮,偽言也。--《說文》
字亦作訛”
民之訛言。--《詩·小雅·沔水》
訛言大水至。--《漢書·成帝紀》
又如訛言(謠言)
差錯
訛
訛
訛詐
改變;感化
或降于阿,或飲于池,或寢或訛。--《詩·小雅·無羊》
變化
式訛爾心。--《詩·小雅·節南山》
歲月遷訛,斯風漸篤。--《通志》
不
訛 è
①錯誤以~傳~。
②敲詐~人。
【訛傳】錯誤的傳說。
【訛誤】(文字、記載)錯誤。
【訛音】錯誤的讀音。
【訛詐】
①假借某種理由向人強行索取財物或其他權益。
②威脅恫嚇。
訛é 1.虛假。 2.訛誤;錯謬。 3.怪異;怪誕。 4.妖言;謠言。 5.指徒歌;歌謠。 6.嚇詐。 7.書法用語。 8.蛇的別名。 9.通"吪"。感化;改變。 10.通"吪"。行
動;移動。
訛是什么意思
訛 e 部首 讠 部首筆畫 02 總筆畫 06 訛
bluff; extort; erroneous; blackmail; mistaken;
訛
(1)
訛、譮
é
(2)
(形聲。從言,化聲。字本作譮”。本義謠言)
(3)
同本義 [rumor]
譮,偽言也。--《說文》
(4)
字亦作訛”
民之訛言。--《詩·小雅·沔水》
訛言大水至。--《漢書·成帝紀》
(5)
又如訛言(謠言)
(6)
差錯 [error]。如訛舛(差錯;謬誤);訛闕(錯誤殘缺);訛頭(過失,污點,把柄);訛替(錯誤)
訛
(1)
訛
é
(2)
訛詐 [black-mail]。如訛人(訛詐人);訛頭(訛詐的錢財)
(3)
改變;感化 [change;move]
或降于阿,或飲于池,或寢或訛。--《詩·小雅·無羊》
(4)
變化 [change]
式訛爾心。--《詩·小雅·節南山》
歲月遷訛,斯風漸篤。--《通志》
(5)
不正確的 [incorrect]
平秩南訛。--《書·堯典》
(6)
又如訛音
訛傳
échuán
[misrepresentation;unfounder rumor] 與事實、事件等不相符的傳聞
訛奪
éduó
[missing character in text] 錯誤脫漏。也說訛脫”
訛謬
émiù
[error] 差錯謬誤
致學者訛以承訛,謬以襲謬。--袁裒《題書學纂要后》
訛騙
épiàn
[blackmail and bamboozle] 帶有威脅性的欺騙
訛人
érén
[bluff sb.] 借故誣賴敲詐他人
訛索
ésuǒ
[defraud] 托詞強行索要;敲詐侵奪
訛誤
éwù
[error in text] 字句上的疏漏差誤
訛言
éyán
[rumor] 傳布的流言;假話
民之訛言,寧莫之懲。--《詩·小雅·沔水》
如此訛言,根據何在
訛詐
ézhà
(1)
[extort]∶借端敲詐,用威脅的手段索要財物
訛詐錢財
(2)
[blackmail]∶威脅恫嚇
核訛詐
力圖騙取或訛詐你
訛字
ézì
[wrong words in a text] 錯誤的字
訛
(訛)
é ㄜˊ
(1)
錯誤~字。~誤(文字、記載錯誤)。~謬。~傳(chuán)。以~傳~。
(2)
敲詐,假借某種理由向人強迫索取財物或其他權利~詐。
(3)
謠言~言(a.詐偽的話,謠言;b.胡言亂語)。
(4)
感化,變化歲月遷~。”
(5)
野火燒。
鄭碼snrr,u8bb9,gbkb6ef
筆畫數6,部首讠,筆順編號453235