贈的拼音怎么讀
贈的解釋
贈
(形聲。從貝,曾聲。從貝,表示與財富有關(guān)。本義贈送)
同本義
贈,玩好相送也。--《說文》
何以贈之。--《詩·秦風·渭陽》
凡贈幣無常。--《儀禮·既夕禮》。注玩好曰贈。”
贈秞所以送死也。--《荀子·大略》
以公命贈孟明。--《左傳·僖公三十三年》
贈大珠四枚。--《漢書·李廣蘇建傳》
歌以贈之。--唐·白居易《琵琶行(并序)》
贈謚美顯。--明·張溥《五人墓碑記》
又如贈贐(贈送給遠行人的路費);贈儀(贈送的禮物);贈策(贈物以表示心意);贈詩(互相酬答);贈我藥石(比喻感謝別人以
贈zèng送,無代價地送東西給別人~送。~閱。~言。
贈是什么意思
贈 zeng 部首 貝 部首筆畫 04 總筆畫 16 贈
present;
贈
(1)
贈
zèng
(2)
(形聲。從貝,曾聲。從貝,表示與財富有關(guān)。本義贈送)
(3)
同本義 [give as a present]
贈,玩好相送也。--《說文》
何以贈之。--《詩·秦風·渭陽》
凡贈幣無常。--《儀禮·既夕禮》。注玩好曰贈。”
贈秞所以送死也。--《荀子·大略》
以公命贈孟明。--《左傳·僖公三十三年》
贈大珠四枚。--《漢書·李廣蘇建傳》
歌以贈之。--唐·白居易《琵琶行(并序)》
贈謚美顯。--明·張溥《五人墓碑記》
(4)
又如贈贐(贈送給遠行人的路費);贈儀(贈送的禮物);贈策(贈物以表示心意);贈詩(互相酬答);贈我藥石(比喻感謝別人以忠言規(guī)勸自己);轉(zhuǎn)贈(把收到的禮物贈送給別人);捐贈(饋贈。贈送)
(5)
送走;逐去 [drive out]
以贈惡夢。--《周禮·春官·占夢》
(6)
又如贈恨(向人訴說別離的遺憾心情);贈儺(古代送走疫鬼的一種儀式)
(7)
追贈,賜死者以官爵或榮譽稱號 [confer posthumously]
子熙卒,遺戒不求贈謚。--《魏書·韓子熙傳》
步夫人卒,追贈皇后。--《三國志·吳主傳》
贈太子太保。--《明史》
(8)
又如贈謚(帝王和大臣死后,依其生前功績賜贈稱號);贈公(帝王時代稱官員已死的父親為贈公);追贈(在人死后授予某種稱號);贈官(古代朝廷對功臣的先人或本人死后追封爵位官職);贈典(古代朝廷推恩重臣,把官爵授給官員已死父母及祖先的典禮)
贈別
zèngbié
[see off] 贈送禮品,遠送離別;贈言而別
年年御溝柳,贈別雨霏霏。--馬戴詩
贈答
zèngdá
[present each other with gifts, poems, etc.] 互贈禮物、詩歌等
贈禮
zènglǐ
[gift] 贈送的禮物
贈禮甚厚
贈品
zèngpǐn
[largesses; complimentary; gift] 免費贈予物
為表彰他而設(shè)計的贈品
贈送
zèngsòng
[present] 用饋贈送禮的方式為 [某人] 提供某些東西
贈送小禮品一份
贈言
zèngyán
[words of advice given to a friend at parting] 臨別給朋友留下的忠告或鼓勵的話
臨別贈言
贈與
zèngyǔ
[give property to others gratuitously] 贈送;法律上指把自己的財產(chǎn)無條件地轉(zhuǎn)移給他人;作為經(jīng)濟上的援助所給與的貨幣或財產(chǎn)。也作贈予”
贈閱
zèngyuè
[given free by the publisher] 編輯或出版機構(gòu)將書刊免費送給別人
贈
(贈)
zèng ㄗㄥ╝
(1)
把東西無代價地送給別人~與。~禮。~言。~序(送別的文章)。~別。~送。回~。
(2)
古代皇帝為已死的官員及其親屬加封追~。
(3)
驅(qū)除以~惡夢。
鄭碼lolk,u8d60,gbkd4f9
筆畫數(shù)16,部首貝,筆順編號2534432524312511