鞔的拼音怎么讀
拼音:mán
鞔的解釋
字:鞔
繁體字:鞔
筆畫:16
部首:革
解釋:
鞔
鞋子
南家工人也,為鞔者也。--《呂氏春秋》。高誘注鞔履也,作履之工也。”
又如鞔韑(皮鞋)
鞔
蒙鼓,把皮革固定在鼓框上,做成鼓面
把布蒙在鞋幫上
通懣”。悶脹
胃充則中大鞔。--《呂氏春秋·重己》
鞔mán 1.鞋子。 2.蒙上;連綴。 3.以革補(履)。
鞔mèn 1.悶脹。
鞔是什么意思
更多解釋:
鞔 mai 部首 革 部首筆畫 09 總筆畫 16 鞔
mán
(1)
鞋子 [shoe]
南家工人也,為鞔者也。--《呂氏春秋》。高誘注鞔履也,作履之工也。”
(2)
又如鞔韑(皮鞋)
鞔
mán
(1)
蒙鼓,把皮革固定在鼓框上,做成鼓面 [fasten skin on drum]。如鞔鼓(用革蒙鼓);鞔革(蒙鼓的皮)
(2)
把布蒙在鞋幫上 [instep]。如鞔鞋
(3)
通懣”。悶脹 [stuffy and oversaturate]
胃充則中大鞔。--《呂氏春秋·重己》
鞔1
mán ㄇㄢˊ
(1)
把布蒙在鞋幫上或以皮革補鞋頭~鞋。
(2)
把皮革蒙在鼓框上,釘成鼓面~鼓。
(3)
鞋幫;也指鞋南家,工人也,為~者也。”
鄭碼eejr,u9794,gbkf7b4
筆畫數16,部首革,筆順編號1221251123525135
鞔2
mèn ㄇㄣ╝
古通懣”,悶脹味眾珍則胃充,胃充則中大~,中大~而氣不達。”
鄭碼eejr,u9794,gbkf7b4
筆畫數16,部首革,筆順編號1221251123525135
熱門查詢